-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医用高压氧岗位培训回顾及现状分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随着高压氧医学的日益普及与蓬勃发展,已有5 000余座高压氧舱分布在全国各地,从业人员已超过3万。高压氧在救治一氧化碳中毒、减压病、厌氧菌感染等诸多缺血、缺氧性疾病中发挥
随着高压氧医学的日益普及与蓬勃发展,已有5 000余座高压氧舱分布在全国各地,从业人员已超过3万。高压氧在救治一氧化碳中毒、减压病、厌氧菌感染等诸多缺血、缺氧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医疗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压氧医学30余年里,发生过多起氧舱设备的重大事故,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20余年前,为了更好地发挥高压氧在疾病救治中的作用,保证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有效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原国家卫生部要求所有从事高压氧医学专业的人员必须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1 医用高压氧岗位培训中心成立背景及历史演变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即已建成一批加压舱,提供可以呼吸高压氧的物质条件。1964年原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建成我国第一台手术加压舱。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高压氧治疗业务的蓬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新建许多加压舱,加压舱数量呈现激增的趋势,但医疗、工程、管理人才缺乏,业务水平相对滞后,适应不了急速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80年代发生火灾7起;1994年一年内连续发生重大火灾事故5起,其中空气多人舱事故3起、单人纯氧舱事故2起,共造成28人伤亡[1]。一系列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6年8月5日原卫生部、劳动部共同制定发布的《医用氧舱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第二十七条规定,氧舱操作人员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卫生部医政司指定的培训中心签发的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1996年底,上海医用高压氧岗位培训中心和长沙医用高压氧岗位培训中心先后挂牌成立,负责全国高压氧医学专业从业人员的培训、颁证工作。1999年9月18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共同制定发布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医用氧舱操作人员必须经卫生部指定的机构进行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并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该文件再次重申和强调集中培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经过集中培训,高压氧医学专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恶性事故的发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1997年以后再也没有空气多人舱恶性事故的发生。岗位培训为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出巨大的贡献。
经过10余年的努力,两个培训中心为我国的高压氧医学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整个行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使得整个高压氧医学事业沿着良性轨道可持续发展。鉴于高压氧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恶性事故销声匿迹,原卫生部医政司又于2007年11月14日下发卫医疗便函【2007】158号《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停止医用高压氧舱从业人员集中培训工作的函》,规定停止对医用高压氧从业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和认可,将其按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及其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的医政部门自行组织实施。自2008年开始,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逐步建立起各自的培训机构,负责本省(区、市)高压氧医学专业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考核与颁证。原有的两个集中培训机构转为各自省、市的培训机构,继续履行培训职能[2]。
2 医用高压氧岗位培训的现状及分析
自2007年原卫生部医政司158号便函下发至今,全国大陆地区(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三分之二以上已经陆续组织开展医用高压氧岗位培训、考核与颁证工作。岗位培训的主要模式大多采取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的形式,即由省级医学会高压氧专科分会或质控中心牵头,组织若干名专家,各自就某个专题进行讲座,培训时间一般为3~5天,培训结束后考试、发证、授予学分。现有的培训形式与原来的集中培训模式相比较有如下不足。
首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的形式适合于有若干年高压氧医学专业工作经验、复训取证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不适合无相关工作经验,拟从事高压氧医学专业的初训专业技术人员。高压氧医学并非是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时代的必修课程,许多医务人员对高压氧医学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从未接触过[3]。因此,初训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起,详细了解高压氧舱的设备组成、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安全管理与风险管控有关要求等,才能胜任相关工作岗位。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的授课形式往往是专家就某一擅长的专题进行剖析、综述、讲解,多为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可以满足复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需求。而初训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的是打牢专业知识的基础,学习经典理论与优秀经验,所需培训周期也应较长,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的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文章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lcyxyjysj.cn/qikandaodu/2021/0320/871.html
上一篇: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学习方法探讨
下一篇:夏天到卧床老人如何避免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