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关于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然而这其中为数不少的毕业生在医学实践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究其原因,与医学教育注重医学科学技术的掌握,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关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然而这其中为数不少的毕业生在医学实践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究其原因,与医学教育注重医学科学技术的掌握,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关,使得医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合格的医学人才,既要求学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然而,人文素质培养绝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问题,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对其有深刻的反思和正确的认识。
一、医学人文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1]。杨叔子院士曾说过,“人文教育熏陶高洁的人性,练就非凡的灵性;科学教育练就严密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才能培养出人的高素质,造就出完整人格的人才”。人文素养在医学中的体现,主要是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尊严的维护以及生存价值的关怀。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等途径,将优秀的文化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医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和行为方式[2]。启蒙运动之后,对人的崇拜逐渐转变为对技术的崇拜,对自然规律的尊重逐渐转变为对自然的征服与控制[3]。科学与人文在分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缺乏人文的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医务工作者是否具备合格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着医学实践活动质量的高低。人文素质教育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然而事实上,在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因医学人文素养的缺失对社会和谐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寻求生存质量的提高、情感的关切以及心灵的安慰,然而医生却还处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中,从而造成极大的不协调。反思医学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医学专业和技能教育,轻视人文素养教育。目前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重知识、轻人文的倾向,强调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仅占总学时的8%,人文素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且缺乏系统化[4]。就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而言,国内大部分医学人文教育集中于强调医者要践行医学人文关怀,但缺乏具体的理论框架,基本以课堂灌输为主,教学手段单一,甚至流于形式。缺乏个案讨论、互动交流及实践体验,得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欠缺人文素质实践教育。大多数医学院校专业课安排紧密,学生专业课程负担较重,学生以课堂和实验室学习为主,形成简单的“两点一线”,仅有的医学人文教育多停留在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对人文素养的实践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时间较少,缺少易于推广的实践平台和载体,使得人文知识不能内化于心。
3.教师队伍人文素养不高、人文意识淡漠。一方面体现在专业课任课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对医学的人文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人文教学意识薄弱、教学能力欠缺。另一方面,医学人文任课教师多未从事医疗实践,因而对人文教学在医学实践中的作用和培养目标认识不清,专业性及学科交融性较低,造成人文课程成为空中楼阁,与医学实践脱节。
4.校园环境缺乏人文内涵,学生管理工作缺乏人文渗透。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育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是教育的根本[5],大多院校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感召力。学生管理工作作风呆板,欠缺人文关怀和文化渗透,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5.医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缺乏医学人文素养的评价指标。我国医学生现有的考核评价包括毕业考核、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等均侧重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考评,医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差别在医学教育中得不到体现,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三、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重塑医学人文精神
1.推进校园人文建设,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文化的核心是精神价值追求,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潜移默化的建构作用,有助于凝炼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和大学精神[6]。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不断启发和引导医学生对人生价值、品德修养、人文情怀的深刻反思,可以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起到有效的补充和良好的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lcyxyjysj.cn/qikandaodu/2021/012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