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06/30]
我在大学学到的十件东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导读:“作家”“医科博士”“前麦肯锡合伙人”——这三种身份同时放到一个人身上,是不是显得很奇怪? 但在冯唐身上,这些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你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这三样工作的
导读:“作家”“医科博士”“前麦肯锡合伙人”——这三种身份同时放到一个人身上,是不是显得很奇怪?
但在冯唐身上,这些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你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这三样工作的共性,同时也能找到三样工作在他身上体现出的不同东西。
很多人会感慨人生如果可以倒过来过,不至于错过太多与时间相关的美好。希望拥有多重身份的才子冯唐对人生某个阶段的回顾,对正要开启某个阶段人生征途的你有所启示,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错过与生活有关的美好。
受协和邀请,让我去协和医大近百年历史的小礼堂,给小我二十岁的师弟师妹讲协和传统。我使劲儿想,协和八年大学教育,我学到了什么。我觉得在协和我学到了十件东西。
1 系统的关于天、地、人的知识
在北大上医学预科,学了 6 门化学,和北大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学得一样多。学了两门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和有脊椎动物学。我第一次知道了鲍鱼的学名叫作石决明,石头、明快、决断。学了一门被子植物学。还学了各种和医学似乎毫不相关的东西,包括微积分。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学基础医学,当时学了大体解剖、神经解剖、病理、药理等等,从大体到组织到基因,从宏观到微观都过了一遍。
在协和医院学临床,内外妇儿神都过了一遍。
现在回想起军训、北大、基础、临床,我常常问一个问题,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
第一点用途,在大尺度上了解人类,了解我们人类并不孤单。其实我们跟鱼、植物、甚至草履虫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人或如草木,人可以甚至应该偶尔禽兽。
第二点用途,所有学过的知识,哪怕基本都忘了,如果需要,我们知道去哪里找。因为我们学过,我们知道这些知识存在,我们不容易狭隘。不狭隘往往意味着不傻。
第三点用途,是知道不一定所有东西都需要有用。比如当时学植物,我还记得汪劲武教授带着我们上蹿下跳,在燕园里面看所有的植物物种,后来我读过一句诗,“在一个春天的早上,第一件美好的事是,一朵小花告诉我它的名字”。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务真的态度
先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无能。
学西氏内科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80%的病不用管它,自然会好。这反而映衬了我们对很多疾病并不彻底知道成因,并不确定什么治疗方法如何有效。比如 SARS,到现在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消失,也不确知明年会不会再次出现。
导师郎景和讲过一个故事,有个妇科大夫曾对他说:“郎大夫,我做过很多妇科手术,我从来没有下不来台,没有一个病人死在我的手术台上。”郎大夫停了停,说:“尽管有些残忍,我还是要告诉你人生的真相。人生的真相是,你手术做得还不够多。”
3 以苦为乐的精神
学医很苦,原来有个协和老教授说,原来的协和校训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后来解放了,新社会了,校训只剩前半句,“吃得苦中苦”。我做医学生的时候,那些大我三四十岁的老教授,早上 7 点之前,穿戴整齐站在病房里查房,我再贪酒、再好睡,都不好意思 7 点之后才到。
4 快速学习一切陌生学科的能力
最开始学神经解剖的时候,协和内科主任以过来人的身份来给我们鼓劲儿,我问,颅底十个大孔,您还记得哪个是哪个吗?哪个都有哪根神经、哪根血管穿过吗?我估计当时那个内科大夫心里非常恨我。他当时的回答是:“我虽然忘记了一切,但是我学习过,我清楚地知道怎么学习。”
5 热爱实操
实操就是落实到底,把事儿办了。什么是临床?协和老教授讲,临床就是要临、床,就是医生要走到病人床边去,视、触、扣、听。书本永远是起点而已,永远难免苍白无力,一手资料永远、远远大于二手资料。
6 追求第一
协和在东单三条方圆这几十亩地,每年几十个毕业生,最初的两百多床位,至今的近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医学史。没有协和,就没有中国现代医学。如果问协和门口的病人,为什么非要来协和?病人常常会说,来协和就死心了。病人和死亡之间,协和是最后一关和唯一一关,所以这一关必须是最好、最牢固的。这是荣耀,也是责任和压力。
7 项目管理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在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下,把事情做成。协和八年,尽管功课很忙,又忍不住看小说,我还是做了北大生物系的学生会副主席和协和的学生会主席。寒暑假基本没闲着,看小说之外,都用来完成一个个“项目”。
文章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lcyxyjysj.cn/qikandaodu/2020/1006/575.html
上一篇:权威声音
下一篇:关注健康从未病先防开始